找到相关内容33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运水搬柴——净慧法师

      运水搬柴——净慧法师  我们的生活充满着禅意和禅机,谓“神通及妙用,运水与搬柴”。任多数人由于自我封闭,意识不到他本具有体验禅的潜能,这就叫做“百姓用而不知”。我们不防拈两则古人以常生活为契机而说禅、悟禅和行禅的公案,应该有助于加深对生活禅的理解。   晚唐时期有一位龙潭和尚,他的师父是天皇道悟禅师。他在师身边呆了很长时间,天天侍侯师父。他觉得日子一天天过去了,师父并没有给他指示禅机心要。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2546331.html
  • 三教归一对中国文人思想的影响

     “第一座秘书监赐紫金鱼袋白居易。安国寺赐紫引驾沙门义林。太清宫赐紫道士杨弘元。”  白以进士明经,但其诗风向以通俗,且精通三教著称於史。早年谪贬江州,就写出了“本是无有乡,亦名不用处。行禅与忘机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10460298.html
  • 来自印度正觉大塔的声音

    Cankamana  (经行处)  成道后第三星期,佛陀在此地台阶上来回走动行禅。在莲花处指出佛是行走之处。  四、Katanghara  (沉思处)  佛陀成道后第四星期在此禅修,思维缘起法则。  五、...

    刘显亲英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3165583.html
  • 法海拾贝:河之悟

    恰似一枚珍珠戴在颈项上,她从未曾想过可以拥有如此曼妙景象,有一首诗描写得很美:清新明月当空,当心河自在,美月映现众生心。   这是当时这条河的心情,她从心底接受美月的影象,并和水云和月亮携手练习行禅,...

    一行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4565979.html
  • 优游观心——别搭妄念的飞机

    心心无处;不修故,步步道场,要即此作功。  感恩法师的慈悲善巧,藉由静坐、慢步经行和山水行禅,种种方便施设,给予学人拐杖和梯子,时时刻刻反观自照。照顾当前t念,如牧牛t般,念起即觉,觉之即无。务期借境...

    愚 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4867052.html
  • 修行僧

    修行僧  行禅  佛、法、僧三宝是佛教及佛法所皈依和依止处。僧之责任在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。故转凡成圣进而普被三界是每位僧侣的权责与义务。「修行」是成就此人天师表的下二法门。  「修行」广义言不外在内心或外相上将凡转圣之过程。对内心而论,如何将贪、瞋、痴等百般烦恼依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转化为般若智慧与菩提慈悲是诸佛菩萨代代相传的法门。在外相上如何以世俗的善巧方便软化度众,以成就福德智慧的菩提资粮更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20374451.html
  • 萧纲的字和惠洪的籍贯

    维摩诘经》维摩诘居士“在欲而行禅”的影响,并非只单纯敷张淫艳的声色。   至于北宋末年黄龙派禅僧释惠洪,他也是一位博学多才而又极具争议的人物,由于他不幸卷入激烈党争,而数度遭致下狱、脊杖、黥面、流放、...

    林伯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3885493.html
  • 梁文道在佛教中寻找人生方向

    ,一下子进入很快。” 梁文道曾两次短期出家。 就在香港,关掉电话、关掉电脑,停止手头一切工作,一周时间里,仅仅是行禅、坐禅。 一个整天跟信息打交道的人,突然断绝了所有的信息,适应得了吗?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华人佛教|众生|主持人|梁文道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2/11313194569.html
  • 大乘四念处与南传四念处(二)

    坐禅一小时、行禅一小时,是非常符合《瑜伽师地论》所说的觉寤瑜伽。这与我们汉传传统的禅修方式有很大的不同,我们汉传传统的禅修方式是坐香很长而经行很短,并且多数是用快步跑香,这样不但不符合一般所说的“动静...,更能够摄心不乱。此外,行禅也有助于训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观照。   正知住:云何名正知而住?   一、谓如有一,若往、若还正知而住。   二、若睹、若瞻正知而住。   三、若屈、若伸正知而住...

    智中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440292989.html
  • 佛教对21世纪的响应:西方弘法经验谈

    无论是坐着、站着、睡着、或身处任何活动,净土都触手可及。当我们觉察地修习行禅、坐禅,静听佛钟的起落,或配合不同活动,默念合适的偈诵,我们便接触到净土。梅村提出了“手提净土”的概念,就像我们有手提电话...我们致力增进理解、修习智慧,禅修和社会服务便是我们寺院生活的精髓。我们的修习仍有宗教的内涵,但所占比例很少。我们不举行太多的仪式。日常生活中,我们有很多的禅修——坐禅、行禅、游戏禅和工作禅等。所有生命...

    法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5039420.html